close

百分之三十定律介紹
 
 
 


所謂的百分之三十定律,是指「大盤自高點反轉,回檔幅度為前波漲幅的百分之三十的時候,此時對大盤是一個極重要的關鍵點,因為在這個時候,自前波最低點開始以來至目前止,所有參予股巿投資人的總投資金額中,有一半賺錢一半賠錢,賺錢與賠錢的一樣多」。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大盤若不能快速止穩反彈,重新恢復漲勢的話,那麼就有可能要持續下跌而形成空頭走勢。

 


很多人乍聽到這樣的說法,都覺得難以置信,為何只跌掉漲幅的三成,就會變成賺賠比率各半?不是應該要跌掉前波漲幅的一半時,才會發生這種情形嗎?但很不幸的,這種情形放諸四海皆準,不管古今中外的哪一個巿場都會發生。它的原因很簡單,對於整體股巿來說,投資人的投資方式始終都是錯的,無論時間再過多少年,投資人永遠都學不會。

 


下圖就可以告訴我們這個定理何以會存在的原因所在。這個圖是上海上證指數的成交量分佈圖,我們自2005年5月上證指數最低的1113點開始畫起,直到08年的1月底為止,上證指數最高點為07年10月的5990點,從最低到最高點共上漲了4877點,而圖中最後一日的收盤點數為4417點。將最後一天的指數位置往左畫一條粗的藍色橫線,那麼在這個橫線以下買到的成交量就是有賺錢的部份,將這部份成交量加總之後,就是表頭第二列中「賺錢比率」裡的79622288這個數字,而另一個數字81486245則是在藍色橫線以上買到的成交量加總,這部份是賠錢的。最後算出的賺錢比率為49.40%。所以在跌到4417這個價位時,剛好就是一半成交量賺錢另一半賠錢,賺賠各半。

 


從最高點跌到4417點,合計下跌了1573點,這個下跌幅度佔總漲幅4877點的32.25%,符合我們所說的百分之三十定律。然而,百分之三十定律的成因為何?答案是:成交量分佈錯誤,價格愈低買愈少,價格愈高買愈多,平均成本大幅墊高,所以才會形成這種結果。但是要整個股巿的投資人價格愈低買愈多,愈高買愈少,是不可能作到的。但是對於個別投資人來說,有個方法可以補救,那就是「定期定額投資法」,管你漲也好跌也罷,反正買一樣的數量(或金額),那就可以將情況改善成「百分之五十定律」了。

 

 這個定律基本上放諸四海皆準, 而且任何一種商品都一樣,只要它的巿場規模愈大,愈無法逃脫這個百分之三十的魔咒.
一個基金如果變成很熱門,介入的都是散戶,愈漲愈追,那結果就很清楚了.
只有散戶介入較少的基金,清楚知道如何控制自己成本的投資人較多的基金,或有可能免除,否則一般的基金恐怕也逃脫不了.

 

 
寶塔線指標投資報酬率實證-----台灣股巿篇
 
 
 


前些日子曾經介紹過寶塔線指標的使用方法,也曾經說明寶塔線又稱為「懶人或笨人操作法」,這種操作方法簡單到難以形容,方法雖簡單但能廣為流傳,應有其應用價值。在此我們也要對台灣股巿所有上巿櫃的股票,進行寶塔線使用方法的實證統計分析。我們對寶塔線所作的統計表,其格式與早先所作的如MACD或KD指標的投資報酬的統計分析表並無二致,唯一不同的,是對每支股票或指標,加註了它的資料長度。

 


附表1所示為統計表的部份節錄,圖中可知使用寶塔線可獲得最大累計報酬的是中纖,它是使用10日參數的寶塔線,也就是今天的收盤價要與前十日內的最高價或最低價來比較,作為買賣訊號的判斷基準。它的期間內累計報酬達1245%,平均每次買賣可以獲得12.202%的報酬率,不過標準差偏大……。

 


看到這個表,也許您會想到,有累計報酬率,也有資料長度,那是不是應該也要有一欄「平均每年累計報酬率」呢?看起來這樣的想法是正常的,所以這個答案就留給各位讀者自行用Excel去計算吧。

 


附圖1為中纖的10天寶塔線圖,圖中可以看出其買賣訊號,不同的個股一定會有不同的最佳參數,中纖只是一例。

 


我們把整個全部1200多支個股的檔案放在附檔內,讀者們只在下載附檔即可。此檔案內有兩個不同的試算表,一個是如文中所述,另外一個是全部採用單一參數3天的績效試算表。 
 
寶塔線介紹 ----- 右邊哲學的實踐者

寶塔線是一種很簡單的研判買賣訊號的方法,它使用的是「突破」的觀念,往上突破就是買進訊號,往下突破就是賣出訊號。或者我們也可以用另一種方式來表達這個指標的特性,那就是「寶塔線只承認趨勢,而不預測趨勢」。在基金投資業裡,有一種投資觀念,稱為「右邊哲學」,它的觀念跟寶塔線完全一致沒有兩樣,也就是說基金經理人不去「預測」行情的多空,他只「承認」行情的多空。因此當行情往上突破時,經理人才進場買進,這時必然已經過了低點,也就是他買在低點的「右邊」;相反的,如果當行情往下突破時,經理人才進場賣出,這時必然也已過了高點,他也是賣在高點的「右邊」。

 


寶塔線也可以說是一種懶人(或者笨人)投資法,何故這麼說呢?因為要預測未來走勢是向上或向下,需要多方蒐集資料,然後加以研判,才能得出結論,所花的功夫不小。而使用寶塔線不必去作這一大堆功課,所以稱為懶人;至於自己承認沒有那個功力可以預測行情,所以乾脆用寶塔線來作,因此稱為笨人。不管是懶人還是笨人,其實寶塔線操作法的操作績效確實不見得會輸其他種指標。

 


要利用寶塔線操作法,首先要決定要採取幾天期的寶塔線,這個天期的決定是很重要的,通常一般所用的天期是三天。天期愈短愈敏感,但錯誤訊號會出現的機會變大,天期愈長則愈穩定,但愈不敏感,往往已經大漲或大跌一段,買賣訊號才會出現。

 


附表1所示,為採用三天期間的大盤指數的寶塔線。假定我們只是採用作多的方式,因此這個指標的使用方式是這樣的:

 


1.      先要確定買進訊號有無出現,當處於空手狀態時,只有當「今日收盤價大於前三日的最高價」時,才是出現買進訊號。這句話的意思是,我們要用四個營業日的價格來作比較,分別是今日收盤價,以及昨天、前天及大前天這三天中的最高價(這個最高價可能出現在這三天中任何一天)。前三日的最高價就是代表「上檔壓力」,當今日收盤價大於前三日最高價時,就表示上檔壓力已被突破,所以買進訊號出現了。由於要到今天收盤後才能確定上檔壓力有沒有被突破,因此明天才會是真正進場時點。

 


如附表1當中,8/31收盤為6611.77大於前三天最高的6602.81點,所以9/1為進場買進點。

 

 

2.      買進訊號出現之後,就不再注意買進訊號,而改注意賣出訊號。現在手上已經有了股票,所以要注意什麼時候是出脫的賣出時機。當「今日收盤價小於前三日的最低價」時,就表示賣出訊號已經出現。前三天的最低價代表「下檔支撐」,當今天收盤價跌破了下檔支撐,就表示賣出訊號已經出現。同樣的,要到次日,才是賣出時點。

 


附表1中,9/12的收盤為6625.73已經跌破了前三日最低點的6630.25,賣出訊號出現,所以要在9/13進場賣出持股。

 


3.      接下來因為已經空手沒有股票,要開始尋找買點,所以要重覆步驟1的程序。要觀察前三日的上檔壓力有沒有被突破。

 


上述的過程一再的重覆,就是寶塔線的操作方式,您說簡不簡單?實在是一點也不難,甚至什麼資料都不必蒐集,只要每日高低價及收盤價即可,實在是太簡單了。

 


對於比較積極的投資人來說,今天確認買點,要隔天才能買進,總覺得有追高的嫌疑,因為今天如果突破上檔壓力區,那麼明天可能一開就開高盤,沒有低價可以買進了。那是不是可以今天就進場?答案當然是可以,因為每一天收完盤後,三天內的高價就知道了,壓力突破點在那裡一目了然,只要隔天盤中股價突破了這個壓力點,那麼投資人就該注意,到收盤前五分鐘,股價能否確定突破大概就已經大勢底定了,這時進場買進應該是沒有多大問題的。

 


其實您可以不必會畫寶塔線,只要瞭解上述的說明,一樣可以將寶塔線使用的非常好。不過,既然已經學了,就學個徹底吧。附圖1為上證指數的寶塔線圖,注意圖下方的寶塔線圖只有實體部份,沒有類似K線圖的上下影線。一旦今天的買進訊號出現時,則以今天的收盤當寶塔線圖的最高價,以昨天的收盤價當今天寶塔線圖的最低價。

 


注意,當買進訊號出現後,不管接下來的股價是漲是跌,所有的寶塔線圖都要畫紅線,而其線圖的長短大小,是以今天的收盤價到昨天的收盤價間的股價區間來畫出,一直要到跌破下檔支撐的賣出訊號出現,寶塔線圖才會改畫出代表跌勢的綠色線圖。同樣的,一旦賣出訊號出現後,不管接下來的股價是漲或跌,所有的線圖都要畫綠線,而其線圖的長短大小,也是以今天收盤到昨天收盤間的股價區間來畫出,直到買進訊號出現,才改畫紅線。

 


從附圖1可以看出,對於股價橫盤時的買進期間,並不容易獲利,扣掉手續費及交易稅的各種成本後,說不定還會有所虧損,但是當股價跌勢明顯時,則卻可以逃過大波段的下跌,而保住老本。附圖2為布蘭特原油的寶塔線圖,從圖中可以看出,每個上漲波段中幾乎都沒有錯誤的賣出訊號,可以讓投資人實實在在賺足每個波段。

 


總之,寶塔線是個簡單易用的指標,其實它甚至可以不必是個指標,它只是一個「方法」罷了。對於橫盤走勢它的效用會被打折,但是大漲大跌的行情,它可絕不會讓您失望。


簡單平均線交叉的投資報酬率實證----台股個股及指數篇

 
 
技術指標計算愈繁雜的愈具有參考價值嗎?簡單的一定比較不好用嗎?這個問題很有趣, 但也很重要, 因為複雜的指標大家不一定會用,就算會用,也可能要買技術分析軟體來用,才可以知道指標的數值, 否則只有自己土法練鋼,買份報紙記下每天指數或個股的開,高,低,收,以及成交量,然後用Excel來計算了....

最簡單的技術指標就是傳統的簡單移動平均線了,它就只是幾個收盤價累加起來,再除以一個固定數字,如此而已,再簡單不過了,只要有個簡單的小計算機就可以算得出來....

本文要利用傳統的簡單平均值,來作為買賣點的依據,然後再計算其交易的獲利狀況,提出給大家作參考.我們在此使用的觀念就是平均線的交叉,短天期均線從下方往上突破長天期均線,就是"黃金交叉"是買進點;反之,如果短天期均線從長天期均線的上方往下跌破,稱為"死亡交叉"就是賣出點.

當今天收盤後,用今天的收盤價算出的兩個均值,如果出現黃金交叉(亦即今天的短期均值大於長期均值,但昨天的短期均值仍小於長期均值),則明天一開盤我們就用開盤價買進持股.

當今天的收盤價算出的兩個均值,如果出現死亡交叉的話,那麼第二天一早我們就用開盤價賣出手上的持股.這樣一進一出,就是完成一個交易循環,就何以計算交易的盈虧了,當然要扣掉買進賣出的手續費,以及賣出時的交易稅....

這個計算方法,我在前面第一篇講KD指標時,已經有詳細的解說,各位如果不清楚的話,可以往前去看以前的文章....

既然我們是要用兩條均線的交叉來決定買賣點,那麼如何找出最適的兩個均線的天期,就是本文的重點了.首先我們先取20天平均值的月線,這條線的參數不變. 接著我們使用從1天開始迄17天為止的這17個不同天期的均值,求算其與20天月線的交叉點,來計算其交易的結果, 我們計算了全部的台股指數與個股資料, 算出的統計表列在附加檔案當中.

附表1為節錄的附檔部份內容,2301光寶科最佳的參數就是使用9天均值與20天均值的交叉點來判斷進出時機,可以獲得337%的累計報酬;2302麗正則最佳的參數是使用2天均值與20天均值的交叉點.....以此類推

這個研判買賣點的方式,所求算出的報酬率平均值為340%,竟然比用KD指標的220%或用 KD_OBV指標321%所算出的, 還要來得高,這一點倒是有點出乎我的意料之外....


 KD_OBV全部台股報酬率實證統計表
 
 
 
 
KD_OBV指標經由實際驗證全部台股(含台股各種指數)的報酬率實證統計之後, 發現竟然與MACD指標的報酬率相去不遠, 兩者的差距竟然非常小. 各位如果覺得KD_OBV這指標, 因為是新發明, 所以一般的看盤軟體都找不到的話, 那麼您可以多利用MACD指標來取代, 畢竟兩者的差異並不大.

附表1所示, 即為兩個指標的報酬率統計比較表, 從累計報酬率來看, MACD為209%, 僅略勝 KD_OBV的205%, 但其他項目則互有勝負. 從每次報酬率來看, MACD略勝一籌, 但從單次最大獲利及最小損失來看, 則KD_OBV較佳.

附加檔案為全部台股的KD_OBV報酬率實證統計表.....

 
MACD全部台股實證統計一覽表

 
 
 
本文列出MACD全部台股的最適參數統計, 各位可以自行參考....

在此須注意的是, 因為MACD在計算過程當中, 實際上會有三個參數, 第一個(MA1)是取12天的EMA,第二個(MA2)是取26天的EMA;第三個參數是對12EMA-26MA所得到的DIF線取9天的EMA,稱為MACD線. 

本文在作實證的時候, 如果將第一個參數與第二個參數都當成變數來測試的話, 那麼計算的次數太多, 電腦難以負荷, 要花費太長時間. 所以我這裡用了一個變通的方法, 就是MA1與MA2固定為差14天, 因為傳統的差值26-12=14. 所以我們從MA1=3 (即MA2=17)開始計算, 以迄於  MA1=60 (即MA2=74), 然後取出累積報酬率最高的那一組參數, 即為最佳參數.  如果附表中某支股票的最佳參數為20的話, 那麼就表示這兩條EMA線, 一條取20, 另一條取34的意思, 以此類推.

經由實際驗證結果, MACD確實是個有效而且穩定的指標, 難怪這個指標發明迄今已數十年, 依然還是極受到投資人的歡迎.

附檔就是全部台股(含台股指數)的MACD指標實證結果.....

 


 乖離率的應用-河流圖

 


    一般我們所看到的技術分析圖形,都是將乖離率畫在K線圖下方,如圖2-6A所示。在看這種圖形時,需將同一天的K線與乖離率值上下對照,如果K線圖涵蓋的時間較長,可能無法看得很精確,而且對於任何一天K線圖的乖離率值也無法一目了然。


因此,我們發展出一種將K線圖與乖離率畫在一起的技術,稱之為「河流圖」,如圖2-6B即為一例。途中顯示的是85年1月4日至86年6月16日止,加權指數的走勢圖,在圖中看到9條似乎是平行線的曲線,剛好完全把加權指數包起來,看起來確實很像河流,這是為何稱為河流圖的原因。

 


    在圖中請先注意9條線當中,最中間的第五條線,它是72天平均線,以此為中心,向上下各畫出四條線。它的畫法是將72MA乘以1.05,得到往上一條線,再乘以1.1,得到上面第二條,再乘以1.15與1.2,分別得到上面第三條與第四條線。往下則以72MA分別乘以0.95、0.9、0.85以及0.8,而得到往下的四條線。


    接著就能明白圖形的用法了,如圖中的A點,剛好漲到最上面一條線,B點則是當時的72天平均成本,利用(A-B)/B得到的乖離率數字,剛好等於A點作落再最上一條線的乖離率數字,因為它是72MA乘以1.2所得到的,所以該點的乖離率是+20%,而圖中的C點,剛好落再MA往上第三條線,所以乖離率是15%。


    有此可知,河流圖可以讓我們很精確的看出任何一天的K線位置所在的乖離率值大小。


    圖2-6C,為85年10月21日的288天河流圖,其中最下面一條線的A點,其288天的乖離率為-28%


    河流圖中的移動平均天數,以及往上加與往下剪的比率,這兩個參數都是變數,可由使用人任意決定。使用的原則,就是能將涵蓋期間的K線圖完全包住,而得到一個合理波動的空間即可。


    河流圖除了可以讓我們精確的判斷任一K線值的乖離率外,還可以讓我們據以了解法人機構常用的,所謂「金字塔操作法」的意義。


    以圖2-6C為例說明,假如行情處於下跌階段,如圖中84s年的行情,在此標出1、2、3、4的數字,1的位置乖離率為-14%,可買進一成持股,2的位置乖離率為-17.5%,可在買進兩成持股,合計已買進三成持股;3的位置乖離率為-21%,此時可買進三成持股,合計已買六成持股;最後當K線跌到4的位置,乖離率已達-24.5%,此時再把最後剩下的四成資金全部投入。


    這種投資的方式,稱為「正金字塔操作法」,由於是價格越跌買越多,因此其買進的平均成本很低,如圖2-6D中的A點,在幾何學上這一點應稱為正三角形的重心。


    這種方式看似很理想,但只適用於法人機構,不是用一般個別的投資人。理由很簡單,要力行正金字塔操作法以降低成本,一來需要有錢,如此才有繼續往下承接的能力,二來需要有膽,才不會半途而廢,不敢在往下承接反而認賠殺出。


    當行情網上漲時,若根據乖離率逐步往上調節賣出,則稱為「倒金塔操作法」,圖2-6C中85年的行情即是,圖中有標示5、6、7、8之處,即為不同的賣點。


    倒金字塔操作法的目的,在於提高平均賣出價格,利用河流圖的觀念來解釋正反金字塔的操作法,可以讓我們精確掌握這種法人操作方式的神隨。然而,如果不知道乖離率就是報酬率的話,只知道股價在變動,卻不知因為是自己的報酬率已在變動,就算能使用,恐怕也是項缺憾。


量價關係介紹(應用篇)


 


前面已說明量價關係的基本原理。然而知道這基本原理之後,又應如何運用在實際行情的研判上?接著我們要將量價關係基礎原理,與實際看盤技巧連結,教讀者如何應用。

 

 


    下圖1是假設的分時指數與成交值圖,圖中AB時股價漲,A'B'的成交值也擴增,這就是「價漲量增」。BC時股價下跌,成交值也由B'縮小為C',這也是「價跌量縮」。同理,CD時價漲量增,DE時價跌量縮,以此類推。可知圖1是一個完全「量價配合」的分時走勢與成交值圖,只要圖中的分時指數與成交值高對高,低對低,就是量價配合的行情。

 

 


    量價配合是表面的「現象」,而其真正的原因是因為買盤是主動的,而賣盤是被動的。當買盤的力道強一點(需求線右移),股價就多漲一點,買盤力道弱一點(需求線左移),股價就跌一點。而賣盤仍是股價低一點就少賣一點,股價高一點就多賣一點。所以從量價配合的現象中,我們可以窺知買盤是主動積極的,而賣盤是被動消極的。行情既然是由買盤主導,對後市自然是有利的。

 

 


  圖2亦為一假設的分時指數與成交值圖,圖中A’B’的成交值反而擴增,這是「量價背離」。BC時股價漲,成交值由B’縮減為C’,這也是「量價背離」。同理,CD時價跌量增,DE時價漲量縮,以此類推。可知圖2是一個標準的「量價背離」的分時走勢與成交值圖,只要圖中的分時指數與成交值高對低,而低對高,就是量價背離的行情。

 

 


  量價背離亦只是圖的表現而已,其原因乃是因賣盤是主動的,而買盤是被動的。當賣盤的力道強一點(供給線右移),股價就多跌一點,賣盤的力道弱一點(供給線左移),股價就漲一點。而買盤仍是股價低就多買一點,股價高就少買一點。因此從量價背離的現象中,我們可知賣盤是主動積極,而買盤是被動消極的。當賣盤已開始蠢動,形成主導之勢時,對後市必然是不利的。

 

 


  到這裡,相信讀者對量價關係已有全新的認識。雖然本文只是以分時指數與成交值圖作為分析的例子,但理論上來說,這觀念推而廣之,對日線圖、週線圖以及月線圖等,都是一體適用的。


本文介紹的量價關係,是由演繹法推衍出來的,因此它放諸四海皆準,不論古今中外任何一個市場都適用,這意思是說,如果有一種商品像股市一樣,在每日的交易時間內都可以看到它的分時價格與成交量,那麼本章所講的方法完全適用的。

 


相對強弱勢指標介紹


相對強弱勢指標的計算方式非常簡單,如果要算出某支個股股價的漲跌,相對於大盤指數的漲跌,究竟孰大孰小孰強孰弱,只要將該股每日的收盤價,除以當日加權指數的收盤指數即可,將這兩個數字相處所得到的比例,與加權指數一起畫在同1個圖上,即可得知該個股的走勢相對於大盤指數是強是弱;若較大盤為強,則可提高該股持股比例,若是較大盤為弱,則減低該股的持股比例。相對強勢的觀念參閱下圖,即可一目了然。


相對強勢指標=個股收盤價/加權指數

 

下圖即為相對強弱勢指標圖,圖中分上中下3個部份,先看最上面的圖,圖中有兩條線,黑線是奇美電的股價日線圖,紅線為加權指數日線圖,亦即是相對強弱勢公式的分子與分母部份。中間的圖就是「相對強弱勢指標」本身,即個股收盤價除以指數所得到的值。


圖中的期間一,大盤指數在跌,但奇美電股價沒有下跌,所以強弱勢指標趨勢向上,其間二,大盤指數在漲,奇美電子股價漲幅更大,所以指標趨勢也向上。這兩種情形都叫做「相對強勢」,也就是「漲得比大盤多,跌得比大盤少」。而在其間三,大盤在上漲,奇美電漲幅比較小,在期間四,大盤在跌,奇美電跌得更重。這兩種情形都叫做「相對弱勢」,也就是「漲得比大盤少,跌得比大盤多」。


從上面一段說明可知,當相對強弱勢指標向上時,表示如果指數在上漲,則該個股漲幅大於指數漲幅;若是指數下跌時,則該個股的跌幅小於指數跌幅,甚至該個股不但沒有下跌反而是上漲的。這種情形表示該個股股價表現是「相對強勢」的,也可以說是「擊敗指數」的。


當相對強弱勢指標向下時,表示如果指數在上漲,則該個股的漲幅小於指數,甚至該個股不但沒有漲反而下跌;若是指數在下跌時,則該個股的跌幅大於指數的跌幅。這種情形表示該個股股價表現是「相對弱勢」的,也可以說是「被指數擊敗」的。


因此,相對強弱勢指標包含相對強勢與相對弱勢兩部份。注意這個「相對」兩個字,它指的是相對而不是絕對的,因為強勢股的意義,不是指股價一定要漲才是強勢股,如果其他股票大漲,而某一股票只小漲,但它顯然不是強勢股,而是「相對」弱勢股。又如當其他股票大跌時,某一股票只小跌,那它顯然不是弱勢股,而是「相對」強勢股。也就是要互有比較才能決定相對強弱。

 

 


圖中的最下面部份是相對成交值比。也就是將個股每日成交值除以大盤當日總成交值,所得到的比值,該數值越大,表示量愈集中在該股,該股票是交易熱門股,該數值越小,表示該股不為市場注意,是冷門股。這個數字在觀念上,其實可以把它當作是「量的相對強弱勢指標」。

 

 


雖然相對強弱勢指標可以用來觀察個股相對於大盤指數強弱的變化軌跡,而得知該個股能否擊敗指數。然而這還不是相對強弱勢指標的最大用途,它最大功能不是用來觀察「個股」的股價強弱勢,而是用來觀察「類股」的股價強弱勢。也就是說它可以告訴妳任何1種投資組合可不可能擊敗指數。

 

 


例如你可能想知道,投資「液晶面板股」的績效如何?此時你可以先找出包括友達、華映、奇美、彩晶等4支股票,當作1個投資組合,接著去算出此1投資組合的平均股價,也就是將這些股價加總,樣本有幾支股票就除以幾,也就是和「平均股價指數」的算法一樣。當然,如果碰到有個股除權的情形就全都需要調整。

 

 


下圖就是這4支股票的相對強弱勢圖,時間顯示在右上角。我們可以看到這4支面板股波動幅度非常大,在2001年底4支面板股的股價大漲,但次年即大幅下跌,03年到04年也有1波反彈,04年之後股價就江河日下。從最下面成交值的比重,我們也可以看出,第一次最強的漲幅時成交量沒有放大,表示籌碼還是非常安定,但是在03、04年成交量大幅擴增,此後籌碼已經趨於凌亂。如果整體觀察這6年時間的面板股的股價表現,大盤指數從100成長到159.3,面板類股從10成長到116.9,股價表現要比大盤差46.36%。

 

 


說明至此,讀者大概已經可以了解相對強弱勢指標的重要性及其實用性。在共同基金最重要的投資操作觀念--「擊敗指數」上,我們已明確找到1個具體可行而且合乎投資觀念的計算方式。這個方法讓抽象的觀念得以具象化,更重要的是,它可以檢定「任何」1種投資組合,只要你覺得具備某種特殊性質的個別股票,都可以當作是一類股票,來檢定其股價表現是否有擊敗指數。

 


 

rf / Xuite日誌 / 回應(0) / 引用(0)
股市兵法:一個指標 一條均線 ...|日誌首頁|操盤小技巧上一篇股市兵法:一個指標 一條均線 一個技巧...下一篇操盤小技巧